連續幾個晚上,很累,但躺上床,腦袋卻無法停下。
轉呀轉,轉呀轉。闔上眼,腦裡的思緒卻轉得我頭疼不已。
隔天起床,當然是痛苦萬分...
正巧看到了這本書的上市,邊看,好像邊找到了讓自己調節的方式與出口。
(圖片來源:博客來)彷彿,腦袋裡塞了太多的思考,而思考帶給我的,則大多是擔憂與負面。身而為人的一種保護機制,我們總想避險,但想得再多,我們終究無法預測未來。
「我們不必採取任何行動來減少思考,只要意識到自己正在思考就好」。
讀著讀著,似乎豁然開朗了,轉了好幾天的腦袋,也終於放慢下來。
近幾月來的矛盾與困境,我想了許久,想找出那些不適的原因。最近認識的朋友也建議我『要想清楚你要的是什麼』,是啊,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呢?
「目標的來源有兩種,一種是靈感產生,一種是由渴求而來。當目標是從渴求而來時,我們會有強烈的匱乏和急迫感」。
對了!就是這個!像是當頭棒喝一般,無論是金錢、影響力、職場位置,對我而言,都像是渴求而來的目標,當然,追求未必可得,但卻也在少數追求到的時候,疑問自己,然後呢?會不會這也是一種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藉口?但這樣的想法,無疑又陷入了思考帶來的負面情緒當中。
「如果你觀察孩子們,他們很自然地就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最天馬行空的夢想和想像;甚至,大多數時候他們幾乎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事情辦不到。」
很自然的一段描述,但不自覺地,卻有一絲深沈的悲傷感。到底長大的我們,忘記了什麼,失去了什麼,放棄了什麼,或者習得了什麼樣的無助?小時候我們總聽到『人定勝天』、『努力就會成功』這類的勵志話語,但隨著年歲增長,我們知道了,人定不會勝天,我們應該敬畏天,努力也不一定就會成功,這麼多努力的人當中成功的那個通常還有點運氣的成分,而運氣在哪,沒人說得準。這些都是渴求的目標。期待、失望、期待、失望,我們逐漸習得了這個循環的無助。孩子們那無所畏懼的夢想和想像,令人嚮往,也令人悲傷。
「傾聽你內在深處平靜、知曉這一切的內在智慧,讓內在智慧指引你的人生」
停下來,在這個資訊與思考爆炸的洪流當中。就站在這裡吧,即使身旁的一切快速變動,但終歸我才是我,我還是我,我只是我。
這個夜裡,我睡得好多了。
那些停不下來的思考還在,但降低了速度,我也不再被它們所驅動。
關於那些工作上的掙扎與猶豫,彷彿看得更清楚了些。
渴求的目的背後所想追求的感受,終究是需要誠實面對的。
想想過去那個受到感動時嚮往的目標吧,或許那終究才是我所想望。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,被停不下來地思考影響睡眠,或許一讀會有點收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